本篇文章129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為什么有的商家辦枕頭大戰能引爆全城,有的卻連20人都湊不齊?客歲杭州有家轟趴館老板跟我抱怨,說花了三萬布置場地,終局運動當天只來了15個客人。厥后幫他調整了三個細節,第二個月的同范例運動預約量直接爆滿,當初每周都需要加開兩場。
上個月給蘇州某商場做診斷,發現他們犯了個致命錯誤——把場地安排在四樓中庭。你以為的浪漫羽毛紛飛,事實是開銷者要拎著沾滿口水的枕頭穿過化裝品專柜。厥后改到頂層露天花圃,配上星空燈和泡泡機,介入人數從50人暴漲到300人。
選址三不要準則:
錯誤一:規則繁瑣像考試
某主題樂園搞過"智力枕頭大戰",要求答對題目才可獲取攻擊權。終局現場冷得像圖書館,最后獎品都沒發完。
準確做法:
準備三種顏色枕頭辨別營壘,終場直接宣告"見人就打,存活到最后的前三名領獎"。淺易粗暴才夠嗨。
錯誤二:道具舍不得費錢
武漢有家酒吧用個別家紡枕頭,終場10分鐘棉花全漏光。厥后換成定制的短絨纖維枕,成本貴3塊/個,但重復采用率增強5倍。
錯誤三:疏忽照相場景
客歲圣誕幫某商場改造沙場,在角落搭建了三個打卡點:
法門1:制造多次轉載誘餌
打算帶商家LOGO的留念徽章,劃定只有發友人圈集贊30+才可能領取。常州某電競旅館用這招,運動貼文在當地社群轉發超800次。
法門2:設置穩當員兼氣氛組
雇4個大學生穿玩偶服,既負責防止開銷者受傷,又帶頭掀起混戰。實測發現,有氣氛組的場次人均介入時長多23分鐘。
法門3:把獎品變成廣告位
別送充電寶這種無關物品,定制印著slogan的"戰損版"枕頭,獲獎者拿回家反而成了流動廣告。廣州某商場數據表現,這一類獎品帶來的復購率是常規禮物的3倍。
法門4:分時段制造沖突
參考這一個時間軸:
15:00-16:00 親子局(枕頭綁防飛濺帶)
19:00-20:30 情侶局(雙人捆綁作戰模式)
21:00-22:00 單身局(蒙眼亂斗+緣分匹配)
法門5:埋下續集鉤子
運動序幕宣告:"本場MVP可提前預約下季擂臺賽",南京某桌游吧用這招鎖定了70%的回首客。
近來調研長三角37個成功案例,總結出這些中心數字:
溫州有家新開的閉會館,把枕頭大戰和腳本殺聯合。開銷者先玩2小時古風劇情,最后用枕頭對決決議終局,客單價拉到158元還是場場爆滿。他們當初工作日的公司團建訂單已經排到三個月后。
有次和運動公司老板談天,他說了句特殊切實的話:"古代人不是缺娛樂名目,是缺能名正言順發友人圈的娛樂名目"。下次策劃時,不妨在沙場角落放個背眼的標語墻,寫上"別管頭發亂不亂,打完這仗更加難看"——有些時間開銷者要的,就是這份能曬出去的放肆快樂。